张一鸣,男,中共党员,1984年4月出生,200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浚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在专职负责医院精神文明创建、宣传、志愿服务等工作的十余年间,他曾多次组织医院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慰问福利院、公益日爱心捐助、抗洪救灾、大型爱心义诊、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先后荣获鹤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鹤壁市文明使者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鹤壁市道德讲堂优秀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爱心传递 为生命接力
2016年,浚县红十字会与浚县人民医院联合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他当时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他不仅自己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的行动中,还动员浚县人民医院的广大干部职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正是在他的组织和鼓励下,当时有200多位浚医志愿者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为需要帮助的患者带去了更多生的希望。
2022年9月21日,随着最后一支动员剂的注入,采集正式开始。躺在采集台上的张一鸣既紧张又激动,他的两只手臂插着注射器,一支抽取、一支输回,血液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分离出23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心愿完成!”张一鸣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党员,能在捐献中体献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很自豪,也很荣幸。”而他也成为了全国第13993例,河南省第1162例,鹤壁市第31例,光荣的成功捐献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与此同时,热爱公益事业的他平时积极组织医院志愿者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捐助、慰问孤寡老人、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全院志愿服务时长已达63988.6小时。
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地记者”
2020年疫情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黎阳大地全面打响,浚县人民医院作为守护浚县百姓抗击新冠疫情的首要堡垒,当时张一鸣还任浚县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他也毫不犹豫选择成为一名逆行者,多次深入隔离区进行采访、拍摄。在当时的疫情时期,浚县人民医院的原南院区,被誉为浚县版的“小汤山”,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最危险的救治隔离区,为了更好更快地报道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他逆向而行,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他多次进入最危险的隔离病房,用心抓拍抗击“疫情”一线最真实、最感动、最鲜活的新闻画面,及时做到了把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措施第一时间传播出去,用镜头直观展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坚守,用忠诚和付出诠释了医院宣传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他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将采访中的特殊瞬间加以提炼,创作出多条短视频、微信公众号作品,感动了无数受众,引发十几万的点击量,为浚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赢得了新媒体端口的“主流话语权”。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已记不清多少次半夜时分从床上爬起拿着相机往外冲,也记不清多少次穿着防护服在隔离区拍摄采访,更记不清多少次下班回家已是万家灯火。他坚信“干一行爱一行”,选择这个特殊时期与同事们冲到一线,他始终无怨无悔,因为他用镜头记录了浚医儿女整个战疫胜利的过程,因为他用画面和声音向社会传递了疫情的最新的信息和正能量。
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
平安回来后,他顾不得修养,就迅速回归到他热爱的工作中,2022年9月30日,他主动邀请浚县红十字会的同志组织医院新入职人员进行造血干细胞志愿采集入库活动,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我们需要的只是承受一刹那刺痛的勇气,来吧!浚医的志愿者们!伸出你们的手臂,挽救那些可以被我们挽救的生命,为一个无助的家庭重新带来生活的希望。”
张一鸣同志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中,弘扬志愿精神,传递爱与希望,书写鲜活故事,增添时代温度。
发布时间:2023-07-17 作者:鹤壁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