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鹤壁网上好人馆 > 乡村光荣榜 > 我市13人荣登河南省“乡村光荣榜”

我市13人荣登河南省“乡村光荣榜”

近日,省文明办公布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和“十佳乡村光荣榜”名单,我市13人上榜,其中8人上榜“十佳乡村光荣榜”。希望入选名单的先进典型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不断提高文明素质、道德素养,推动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市广大群众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鹤壁市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先进典型事迹(13人)


河南省“十佳乡村光荣榜”

好邻居

平冠中,男,1972年6月生,浚县王庄镇东街村村民。平冠中他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是公认的好邻居。2021年8月,一名独居老人半夜突发疾病,他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及时开车把老人送到医院,为老人垫付医药费、办理住院手续,照顾老人一夜未眠。2023年4月,偏瘫多年的邻居半夜突然去世,其兄弟都在外务工,老伴也年近70岁,当夜其家人把平冠中请来商量具体事宜,他跑前跑后安排料理后事,直到老人入土为安。有次路边遇到一位与家人走散的老人,他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多方打听老人家庭住址,终于在午夜时分,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好乡贤

梁新枝,女,1973年3月生,浚县卫溪街道王寺庄村人,河南商道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浚县新枝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利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帮助220余名村民就业,辐射带动周边12300多农户加入种植合作社,实现群众年收入累计增加1000多万元。她视创新为种子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聚智聚力谋创新,组建22人的研发团队,年投入研发经费800万元以上,牵头成立了国家级玉米、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已有14个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30余个品种正在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河南商道种业有限公司被授予农业产业化河南省重点龙头企业和河南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她被评为“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

群众组织好会长

李学军,男,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浚县王庄镇西街村红白理事会会长。他组织全体理事会成员制定随礼不坐席、白事不唱戏、办事不发烟等制度,禁止豪华摆谱、铺张浪费、抬高桌价等不良行为,号召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陋习;他挨家挨户向群众讲解宣传婚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意义;他带头整治滥放鞭炮、焚烧纸扎、酗酒闹丧等行为,有效遏制陈规陋习蔓延。在他的努力推动下,西街村红白理事会成立至今,村民在红白事上共节省2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移风易俗工作,文明乡风日益浓厚。

乡村创业好青年

刘  波,男,1990年12月生,浚县王庄镇军寨村人,鹤壁市鑫梦舞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身残志坚、自主创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2019年5月创办鑫梦舞鞋业有限公司,吸纳了周边群众230人就业,其中军寨村占比21.7%,残疾人占比7%,为周边百姓及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了照顾乡亲们的现实需求,公司实行弹性上班制度。正常打卡上下班的员工,每月拿到3500-6000元工资,在家工作的员工,每月可拿2500-4000元工资,受到了员工和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他又与军寨村村委会对接建设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目前用地已规划好,建成后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移风易俗好榜样

温伏香,女,1962年5月生,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西石林村村民。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破除社会陋习,勇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大家树立了榜样。2008年温伏香儿子结婚,她没有大操大办,仅请了为数不多的亲属庆祝新婚。把婚宴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持孩子奋斗打拼。2018年,老伴因病去世,几十年的相濡以沫让她的内心十分痛苦,但是她强忍痛苦劝说家人同意,打破旧习俗,坚持一切从简,一场简朴的仪式、一个骨灰盒,以最朴素的方式送别老伴儿。她还在日常生活中、集体活动中积极配合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劝导大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新风。在她的示范带动下,乡亲们的观念逐步转变,大家慢慢习惯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文明节俭良好风气逐渐形成。

家风家训好传人

平法增,男,1940年9月生,浚县王庄镇东街村村民。耄耋之年的他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领整个家族守法纪、走正道,代代传承好家风。平法增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制定了平氏家规:敬孝重悌、尊长悯幼、睦乡亲邻、读书习礼、勤本精业、崇尚节俭、戒毒修身。家庭成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家规家训去约束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先人后己、尊老爱幼、睦邻友好。平法增不仅能把自己的小家带好,还带领平氏家族和乡邻们传承弘扬美德。2018年他带领平氏家族编印家谱书,并把家规家训印到家谱书里,供后人发扬传承。多年来,在家规家训的影响下,平氏子孙都能够约束自己言行,平氏家族人才辈出,没有一个人违法乱纪,良好的家风家训得到有效传承。

张文生,男,1962年2月生,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街道侯庄村村民。张文生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医者仁心”是上辈传下来的家风。40年来,张文生始终将乡亲们的健康挂在心间,除夕之夜救助难产孕妇、冬夜救治脑出血老人,总在为患者排忧解难。遇上特别困难的病人,他会减免费用,遇到需要转诊的病人,他还帮忙垫付医药费。张文生医德医风高尚、服务细致入微、为人坦荡真诚,深受村民爱戴。在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他认真负责,背着冷藏箱逐户上门接种,在农民健康建档工作中,他更是不分昼夜,提前完成建档任务,建档率和准确率均达100%。他用几十载行医历程,诠释了一个乡村医生的朴素情怀,传承了“医者仁心”家风。

基层优秀宣传工作者

 王婉萦,女,1998年11月生,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宣传办主任。她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积极投身于文明乡风的建设,为鹤壁集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做出积极贡献。她同村两委一同组建“金驹宣讲队”,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与村内妇女同志总结出“五朵金花”四组一队工作法,将在家务工的妇女力量挖掘起来,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年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红色小故事、时事政治、村镇发展规划、便民政策进村入户等活动50余次。坚持每季度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通过“小板凳课堂”进基层活动,实地走访300余户,开展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组织评选“好婆婆”“好儿媳”11人。


河南省“乡村光荣榜”

好媳妇

赵书华,女,1970年3月生,鹤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河路街道七里铺村村委委员。她十几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事迹在村里口口相传、老少皆知。自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着公公婆婆。公公生病时,她悉心照顾,给公公求医问药,不断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不论风吹日晒,不管花销巨大,她都没有任何怨言。担心老人夏天热身体不舒服,她把家里的第一台空调安在婆婆屋里,只为让老人过得舒服一点。她的孝心也被自己的一双儿女看在眼里,在她的悉心教导和培养下,她的两个孩子尊敬长辈、学业有成、积极奉献社会。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精神,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好公婆

苗海金,男,1957年5月生,山城区石林镇西石林村村民。老两口儿和儿子五口人住在一起,儿子肢体类1级残疾,儿媳脑病无劳动力,孙子脑瘫。儿媳和孙子需大额治疗费用,他倾尽自己的养老金,全部补贴给儿媳、孙子看病,并主动承担起家里两个孙女生活起居。在苗海金的不断鼓励下,因残疾疾病在身而非常自卑的小两口身残志不残,争做有志年轻人,儿子担任了物流公司负责人,儿媳做了村里爱心岗位清洁工,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苗海金不仅关心支持儿子儿媳的工作生活,还同样关心照顾身体不好的妻子,鼓励妻子热心助人,和妻子一起帮助村里的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好家风,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公公,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好乡贤

闫付生,男,1963年3月生,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人,现任河南环美纸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致富不忘家乡,积极投身家乡发展,用实际行动回馈父老乡亲。2015年河头村移民到钜桥镇南海社区移民村后,为了使村经济快速发展,闫付生和村两委干部到浙江义乌等地考察适合移民人员就业的投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闫付生引进了“环美纸袋加工厂”,厂子建起来以后,解决了村内大多数劳动力无工作、无收入的情况。目前共带动就业200余人,让很多老百姓守着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此外,他曾多次在重阳节捐款捐物,为老人献爱心,送温暖,在“见义勇为”、“99公益日”等公益事业中累计捐款一万余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低调公益人。

群众组织好会长

连明江,男,1955年11月生,淇滨区钜桥镇化皮屯村红白理事会会长。连明江1985年担任村委会支部委员,1990年任职化皮屯村村长,1994年任支部书记,到2000年离职后一直担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担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后,为了解决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他广泛搜集意见,制定了村红白理事会章程,他挨家挨户宣传各项移风易俗政策,带头签订《化皮屯村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婚事新办 丧事简办”,带头抵制铺张浪费、过度随礼。他带领红白理事会成员利用工作时间,义务当“司仪”、当“总管”,并谢绝一切礼金财物,带领群众破旧俗立新风。在他的努力下,喜事铺张浪费、白事相互攀比讲排场等现象逐渐消失,比文化、比家风的新风尚已深入人心,切实减轻了群众人情负担,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文明乡风建设优秀支书

王洪兵,男,1972年12月生,鹤壁市淇县朝歌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任职16年以来他始终把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带领全村建设乡风文明。王洪兵带领“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设,设置村民火化奖励机制,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开展选树“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并发放奖品以资鼓励和表彰。对全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助学金”,村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开展各类群体文化活动每年不低于10次。在王洪兵的带领下,将西街路着力打造成“姓氏街区”、“文化小巷”,形成了“朝歌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在2023年全市上半年城市创建观摩评比中他负责的点位在同类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发布时间:2024-01-05 作者:鹤壁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