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近日公布,我市4人上榜,分别是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临时员工牛文玉 、浚县屯子镇郭家庄村村民郭现卫、淇滨区大河涧乡牛横岭村村民牛天保、市第一中学教师张鹏昌 。
12年义务放映500多场 用银幕为群众带去欢乐
牛文玉,男,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临时员工。2011年以来,他带领志愿者与淇滨区大河涧乡等8个乡镇的贫困孩子一对一结对帮扶,定向定期资助,累计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爱心牛奶3500余箱,募集发放助学款8万余元(其中个人捐资4万元),开展公益活动700余次,受益学生500余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牛大哥”。他成立了“牛文玉电影团”和社区服务站,发展团队义工200余人,到学校、敬老院、社区等地循环放映爱国主义电影550余场。牛文玉儿子从小脑瘫,他和妻子年复一年悉心照料,尽管生活困难,但他始终心系贫困山区的孩子,自费1.5万余元,购买了1台高清数字投影仪、影幕以及60副3D眼镜,定期到山区学校和社区为学生和群众义务播放红色影片。其事迹先后被大河网、中国青年网、鹤壁网等媒体报道,先后荣获“鹤壁市道德模范”、“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河南省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生死救援 两次跳入冰水救人
郭现卫,男,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浚县屯子镇郭家庄村村民。2022年12月25日,浚县屯子镇郭家庄村北口的石坝拦住河水形成水潭,13岁的小慧(化名)和8岁的弟弟小利(化名)到冰面上玩耍,冰面突然裂开,俩人掉进了冰窟窿里。听到喊声的村民郭现卫跑出家门,顾不得脱去羽绒服就“扑通”跳上冰面,两指来厚的冰被他跳下的重力轧出一个冰窟窿!他握紧拳头用力捶打冰面边破冰边向秦小慧(化名)游去,又破冰游到小利(化名)身边,郭现卫身上的羽绒服、棉裤此时已被冰水浸透。时间就是生命,一场生死救援在郭现卫两次跳入冰水救出两条鲜活的生命中画上圆满句号。其事迹先后被鹤壁电视台、鹤壁新闻网、搜狐、腾讯、澎湃新闻、抖音等新媒体报道,荣获“鹤壁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
从青丝到白发 照顾卧床母亲33年
牛天保,男,1948年11月生,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牛横岭村村民。牛天保的母亲赵贵花已经98岁高龄。1990年因病瘫痪,为了让母亲不受罪,他每天坚持为母亲翻身洗澡,倒屎倒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但他从未喊过累,从未抱怨过。母亲靠着床头坐的时间长了尾椎骨会疼,他就自己设计并缝制了一个中间掏空的海绵坐垫,缓解母亲久坐骨痛的症状。2004年,父亲病逝,伺候母亲的生活起居几乎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全部。为了更好的陪伴母亲,他不再外出务工,早晚侍奉膝下,即使自己脑梗住院,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卧床33年,却衣着整洁,屋里屋外没有一点异味。他三十三年如一日,悉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用质朴无华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其事迹先后被大象新闻、鹤壁新闻网、鹤壁新闻、广电鹤壁等多家媒体报道,先后被评为“鹤壁好人”、鹤壁市“文明市民”、河南省“乡村光荣榜”好儿女等荣誉称号。
“好儿子”照顾偏瘫父母25年
张鹏昌,男,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鹤壁市第一中学教师。25年前,正读高二的张鹏昌遭遇了人生中一场重大变故,他在矿上工作的父亲积劳成疾,突然晕倒再工作岗位上,虽然抢救及时挽救了生命,却从此半身不遂失去了劳动能力。他日夜守在父亲病床前,为母亲减轻负担。大学毕业那年,日夜操劳的母亲也脑出血落下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两位最亲爱的人双双躺倒,他选择回到鹤壁,回到母校,争取做到工作学习和照顾父母两不耽误。自1998年以来,悉心照顾瘫痪的父母25年,二十五年如一日,每天上完课回到家中,他又为两位老人翻身、擦洗、涂抹爽身粉、按摩僵硬的肌肉和躯体。每天都忙到深夜才能入睡。靠着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张鹏昌维系起家庭和事业两部机器高速旋转,身体力行孝老敬亲的人间大孝。
发布时间:2023-08-09 作者:鹤壁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