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一家三口做公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一家三口做公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在淇滨区华府天下小区有这样一家人,一家三口都是同心圆社工服务站的志愿者,女儿刘盈是“全市助残先进个人”,妻子刘荷仙是同心圆社工服务站站长,丈夫刘鸿鹏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6月15日,记者在华府社区居委会见到了刘鸿鹏、刘荷仙夫妇。

接触公益活动,始于女儿成为淇河晨报小记者

刘荷仙说,他们家接触公益活动,是从2008年女儿刘盈加入淇河晨报小记者后开始的。自那时起,刘盈经常参加鹤壁日报社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比如“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清明节志愿服务活动等。汶川地震后,2009年6月,刘盈在父母的陪伴下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地震灾区捐赠了“爱心包裹”。

刘鸿鹏说,最难忘的是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跟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贵民乡同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刘丹结成帮扶对子,虽然鹤壁与四川相隔千山万水,但两个孩子经常互相写信、用QQ聊天,刘鸿鹏和刘丹的爸爸也经常联系,相互了解近况,一起关心孩子的成长,就像朋友一样。

“开始是女儿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我们全力支持,有时候我们也跟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刘荷仙说,“后来,大概是在2011年,我们家搬到华府天下小区后,我们两口子就开始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女儿在郑州上中学后开始学习太极拳,经常在社区辅导居民练习太极拳。她不仅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提高自身公益服务水平,她还参加了市红十字会举办的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了救护员证。”

做公益很开心,全家人齐上阵

“我们热心公益活动,大概是受到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刘鸿鹏告诉记者,“当年我的爷爷是农民,上过学,为了街坊邻居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他自愿腾出自家的房子,出资聘请私塾先生开课收徒。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我的爷爷总说没有就算了吧,继续让孩子们上课。”据刘鸿鹏介绍,他们家算是教师世家,他的爸爸和哥哥都从事过教师工作,他现在也是一名教师。

“我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间就做,能帮就帮。我们一家人经常一起做公益,感觉很快乐。”刘荷仙说。

2014年冬天,还在郑州外国语学校上学的刘盈跟同学一起参与了关爱“城市美容师”活动,呼吁社会尊重环卫工人、关注环卫工人这个群体。刘盈和同学还拿起扫把,在严寒中体验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刘鸿鹏夫妇知道这个活动后,也赶到了郑州参加,并拿出1000元钱,为环卫工人购买了手套、口罩等物品。

2015年,这一家人参加了华府社区组织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到同住一个小区的何守效老人的一双儿女都是残疾人,生活困难,刘盈跟父母商量后,与何家签订了爱心协议,两家组成了“爱心家庭”。在外求学的刘盈,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回家和何守效一家人团聚,帮忙做家务,照顾残疾的哥哥、姐姐。她的举动得到何家以及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她被社区评为“模范义工”。

刘荷仙说:“做公益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现在觉得每天都很开心,很充实。有时间了我还会叫上朋友、同学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他们也很乐意参加。”

华府社区党支部书记肖文说,刘鸿鹏一家三口平时非常热心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有时候同心圆社工服务站开展社工服务,他们一家三口常常会开着自己家的车参与。”肖文说,这一家人的行为带动了社区里不少居民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