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淇滨区大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助残服务掠影

淇滨区大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助残服务掠影

“做花要严格按照要求,颜色搭配不能乱,粘贴要到位,这样做出来才好看……”3月5日,淇滨区福源社区“爱心手工坊”内,赵岩军正在讲解示范做丝网花,一旁的残疾人和家属听得聚精会神。

赵岩军是大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大河社工)主任。这个创建于2013年的社工中心,已由最初的10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500名志愿者,业务范围包括社会救助、扶老助残、公益慈善、服务培训等。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像“小蜜蜂”一样不辞劳苦,是残疾人心中的“爱心天使”、是残疾人家属的“贴心人”、是社区的“小助手”。

助人自助,让残疾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大河社工先后成立两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爱心手工坊”,并以此为依托,托养安置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40余人,让他们走出家门,习得一技之长,增强自信,融入社会。大河社工通过以帮代扶、以扶代养、助人自助,使辅助性就业机构真正成了残疾人的家。

在“爱心手工坊”学习的刘朝东曾是一名优秀教师。3年前由于重度脑梗导致半身不遂。行动不便让他的内心产生极大落差,家人难以与其正常交流。

2017年10月,刘朝东的妻子从朋友那里听说了“爱心手工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到了赵岩军。“当时带着老伴儿来体验一下,一进屋,就被里面热闹的气氛感染了:20多个与他遭遇相仿的残疾人,在手工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做出了一个个漂亮的丝网花和芭比娃娃,场面让人感动。”刘朝东的妻子说,从那天起,老伴儿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坚持到爱心手工坊学习,和大家聊聊天,心情也愉悦了许多。

“他刚来的时候,手指不太灵活,我就把丝网花最基础的花型教给他,让他学着做,经过2个月的适应,他进步很快。”手工坊老师赵岩红说,经过近1年的坚持,刘朝东的手指变得灵活了,做出的手工制品也越来越精致。

“在后期开展的义卖活动中,他们夫妻俩的作品大受欢迎,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刘朝东也从中找回了自信,身体机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赵岩军说,其间,她还为刘朝东配上了助行器,现在他不靠人搀扶也能行走。

“带着老伴儿来到大河社工这个大家庭后感觉特别幸运,是大河社工给了他战胜疾病的勇气,是手工坊让他得到了‘重生’。”看到刘朝东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他的妻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大河社工创新培育了丝网花、香包、手工鞋等10种稳定的辅助性就业项目,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80多次,教授手工制作品种100多个,为残疾人、特困家庭发放困难补助金和慰问品7万多元。2018年,大河社工组织多种形式的义卖活动60多场次、卖出手工制品4000多件,收到义卖善款7万多元,极大地帮助了残疾人家庭。

 特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残疾人出门少、与人交流少,我们组织他们郊游、参观展览,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赵岩军说,去年起,她带领40余名残障人士先后去过鹿台阁、朝歌里人文小镇、桑园小镇、湿地公园、鹤鸣湖等21个地方,参观鹤壁好人馆、樱花节摄影展览、朝歌里手工基地、石林红色基地等16次。

平时,大河社工还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康复指导、安全教育、阅读朗诵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大河社工还安排20多名下岗女工就业,成立居家上门“扶老助残天使服务队”,专门为居家托养的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提供亲情化服务。服务项目30多种,受益者达5000余人次。

“能在这里为残疾人做些事,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里,发扬雷锋精神,传播正能量。”志愿者张金说,她也要向团队中赵岩军、蔡玉珠、王淑玲3名“鹤壁好人”看齐,将奉献爱心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