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壁:传承民俗经典推动文化繁荣

鹤壁:传承民俗经典推动文化繁荣

“逛千年庙会,赏中原民俗,感春节文化,享旅游盛宴。”2月11日,第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在鹤壁市举行。

在浚县正月古庙会现场,两只狮子腾空而起,跃上舞台,参加第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共同为狮子点睛后,欢腾雄狮吐出喜庆楹联。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依托的民俗文化节,向八方来客展示出浓郁的“年味儿”和中原民俗的精髓。

鹤壁市市长范修芳说,鹤壁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举办民俗文化节的目的就是要落实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传承民俗经典。鹤壁借文化活动搭台,唱经贸活动大戏,将为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一部《淇水长歌》梦回千年文化古城

沉淀着千年诗经文化的淇河流淌不息,一只只白鹤亮翅高飞,先人们愉悦地劳作,吟唱着如诗的《淇水长歌》……2月11日晚,以淇河文化为主线的大型历史情景音·舞·诗《淇水长歌》首演,拉开了第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序幕。

《淇水长歌》综合运用古诗、音乐、舞蹈、情景表演等艺术形式,串联了淇河两岸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文化积淀。序幕《淇之源》推开了淇河千年历史长卷;之后,《淇之史》、《淇之诗》、《淇之风》、《淇之魂》娓娓讲述了淇河的古往今来,刻画出文雅厚重的淇河风骨;尾声《淇之梦》则寄托了鹤城人民的美丽憧憬。

来自北京的客商李先生仿佛意犹未尽,他告诉记者,“《淇水长歌》非常精彩!特别是宫廷舞蹈《大商朝歌》、民俗舞蹈《千年庙会》、戏曲表演《逛花灯》等更是带来了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视觉盛宴。”

《淇水长歌》是本届民俗文化节活动之一,参会的嘉宾均表示,能欣赏到这么高质量的演出,真是不虚此行。

民俗文化活动造就百姓的狂欢节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俗称浚县正月古庙会,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为华北四大庙会之一,被称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在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的一个月时间里,晋、冀、鲁、豫、皖等地游客争相前来,高峰时期日客流量达50多万人。

2月12日,记者一大早来到第二届中国(鹤壁)社火大赛暨大型民间社火巡游表演的现场,大伾山上、浮丘山下已挤满游客。社火大赛这边锣鼓声震天,民俗表演那厢叫好声不断,舞狮子、耍龙灯、扭秧歌、划旱船难比高下。浚县泥咕咕、河北剪纸、淮阳泥泥狗、开封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品齐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浚县西路大平调、濮阳杂技、马街说唱等传统技艺沿街集中展演,引得千万游客乐不思归。子馍、炸糕、棉花糖、梨膏糖等各种美食让人流连忘返;皮老虎、铁环、琉璃棒等传统玩具让孩子们走不动步;在碧霞宫、天宁寺,祈福的人们许下一年的愿景……这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民俗文化节真正成了百姓的狂欢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夏挽群说,“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代表鹤壁民俗文化的重要符号,作为我国春节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浚县正月古庙会将逐步迈向传统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成为鹤壁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点。”

第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来到鹤壁。2月11日,记者采访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陶立。

“这是我第4次到鹤壁参加民俗文化节,能参加这样的民俗盛会很难得。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是华北第一古庙会,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民俗活动非常丰富。鹤壁的民俗文化节依托浚县古庙会举办,底蕴厚重。”陶立说,古庙会是一种文化,这种伴着春节衍生的文化很有亮点。但文化需要创新,连续6年举办的民俗文化节就把鹤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浚县的古庙会很有特色,它以祭祀为主,代表了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出了‘天’、‘地’、‘人’之间的结合。”

|<< << < 1 2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