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鹤壁鹤山区:山村唱起“脱贫歌”精神脱贫斩穷根

鹤壁鹤山区:山村唱起“脱贫歌”精神脱贫斩穷根

“水连水,山连山,群众和党紧相联。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精准扶贫暖人心。精准脱贫像绣花,残疾人一个不能少,小康越奔越美好……”鹤山区姬家山乡东齐村王家自然村贫困户王金伏家中曲声悠扬。王金伏靠坐在床上,为前来看望他的帮扶人员和邻居唱起了自编的短戏。王金伏婉转曲折的唱腔赢得了阵阵喝彩,他乐观向上的精神更让人深受感动。

人穷志不能穷,咱得有脱贫致富的志气”

今年73岁的王金伏与15岁的儿子、13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年纪大、收入少、子女尚未成年,生活非常拮据。特别是2014年,王金伏又不幸遭遇车祸,瘫痪在床,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打垮这位古稀老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帮扶人员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将其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为他办理了低保和残疾人补贴等,为其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不断对他进行精神鼓励,引导他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王金伏说:“人穷,志不能穷。虽然残疾了,但是不能总靠别人的帮助,还得自力更生。”

他自编戏曲节目,在游客到来时为他们演唱,每次挣个十元八元;他鼓励自己的儿女不等不靠,学会感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减轻负担;他自编了短戏,赞颂脱贫攻坚给家乡带来的新变化……

“村里这些年变化大啊,打机井、安水管、修公路、建家园,特别是帮扶工作队非常照顾我们残疾人,让我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王金伏说,他小时候就爱唱戏,拿着小孩儿玩的刀枪棍棒就摆架子、练唱腔,现在就想把自己的心里话编成戏词唱出来。

不仅如此,王金伏还不忘教育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儿子周末回家能给人当个小导游,村里跑旱船,扭秧歌,帮人牵驴、拍照,他都会参加;闺女放学后回家做饭、照顾我,春季香椿下来时也能摘点儿去卖。”他说,“不管钱多钱少,咱得有好好过日子、脱贫致富的志气。”

“要想真正脱贫,必须自身有发展动力。只有精神脱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鹤山区旅游文物局副局长、东齐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璐说,走访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一些村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他们不断与村民沟通交流,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向他们灌输“等靠要可耻,自力更生光荣”的理念,帮他们提气鼓劲,“现在,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大家不管收入多少,都有一股自立自强的冲劲,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

“靠自己劳动挣钱,心里踏实”

王金伏的经历也鼓舞着同村的其他贫困户。今年73岁、3级视力残疾的王存瑜就是其中一员。而当地依托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件件实事,也让他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

“以前家里3亩多地,实际种的只有1亩多,没有其他收入,粮食勉强够吃,生活很苦。”王存瑜说,虽然他年纪大了,右眼失明,耳朵也不灵光,但是也不能光等着救济,“村里发展旅游,许多农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变成钱,现在我还能卖点儿香椿、打打小工,一年收入差不多也有4000多元,算是靠自己的力量超出贫困线了!”

残疾人尚且能自力更生,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更是不甘落后。

今年68岁的脱贫户王平生就是这样。他妻子长年患病,缺乏劳动能力,自己也已年近古稀。照理说,像他这么大年纪,早该在家休息养老了,但他说,为了村里旅游发展,为了自家脱贫奔小康,自己也不能这么坐在家里等着。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他就去工地修路、砌岸;旅游旺季,他就参加村里组织的锣鼓迎客、帮人赶驴车……“去年挣了1万多元,靠自己劳动挣钱,心里踏实!”王平生说。

“俺家的旧石碾子 也能引来游客了”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在脱贫户李明荣家,她高兴地唱起了豫剧《朝阳沟》选段《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今年45岁的李明荣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以前,因为家庭压力大,空有一身力气使

|<< << < 1 2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