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淇滨区居民陈玉梅 3元理发 8年没涨价

淇滨区居民陈玉梅 3元理发 8年没涨价

“大姐,我早来了,就等着你开门理发了。”7月20日早上,在淇滨区卫河路与华山路交叉口东南角一家理发店门口,市民焦先生已在等待理发。9时,理发店老板陈玉梅准时开门,焦先生是她当天的第一位顾客。
从小爱摆弄头发 学会理发便开店

“我35岁那年半路出家学习理发。当初之所以考虑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陈玉梅说,她小时候就喜欢摆弄头发、搭配衣服。现在她每天来店里,都会穿自己喜欢的裙子和高跟鞋,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

听陈玉梅这样说,记者不禁问:“那你理发的时候都穿工作服,这么漂亮的衣服不就看不到了吗?”陈玉梅笑笑说,理发就得有理发的样子,下了班,脱了这身工作服,照样可以美。

因为喜欢,陈玉梅报美发班后学得很快。经过了理论学习,她又专门去理发店打工实践,一干就是一年多。“刚开始我在山城区开理发店,干了一两年我就搬到了这儿,很多山城区的顾客搬到淇滨区住后还来我这儿理发。”她说。

虽说理发对陈玉梅来说不难,但她直言,刚开始理平头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儿怵。

“我这儿平时老人和孩子不少,虽说顾客只说理个平头,但平头是最不好理的。”陈玉梅说,“除了孩子好动之外,每个人的头型、发质也不一样,我要根据顾客的头型调整电推子的角度,让整体发型对称又好看。”

有一次,一位年轻顾客说要理毛寸,陈玉梅为他理完发,顾客觉得不满意,说了两句难听的话,让一向大大咧咧的陈玉梅心里挺伤心。

“从我的角度看,我觉得挺好看。但顾客有自己的审美要求,我也不能说什么。顾客就是上帝,服务行业难免会遇到这类问题,我只能尽量按照顾客的要求去做。”陈玉梅说。

经常一站就是一天 3元理发坚持了8年

“2010年,我搬到淇滨区住,开了这家店,到现在已经8年了。”陈玉梅说,附近老人、孩子比较多。她开店不图挣钱,方便了别人,自己也能图个乐儿。大红色的门头没有复杂的设计,“3元理发”的字样简单明了,大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人孩子2元。”其他人理发都是3元。

一上午,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大家来这里剪头发一方面觉得经济实惠,另一方面觉得陈玉梅性格直爽,和她聊天儿心里舒坦。“我经常来这里理发,陈大姐服务态度好,动作麻利。”顾客焦先生说。
 
“平常来我这里理发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还有一部分是听朋友介绍专门来我这儿理发的。之前有个在鹤壁东站附近居住的居民,专门坐公交车到我这里理发。”陈玉梅说。

陈玉梅说,她经常一站就是一天,到了晚上回到家,就想躺在床上好好歇会儿,“最忙的时候一天得为五六十个人理发,小店面积就8平方米,顾客经常站得满满的”。 

顾客行动不便 她便上门理发

“你慢点儿,先迈这个脚……”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陈玉梅的理发店门前,63岁的孙先生搀扶着老伴儿缓缓下了车。孙先生的老伴儿因病行动不便,日常出行都需要孙先生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她。

“我们就在附近住,小区里是有理发店,不过是在地下室。她腿脚不方便,下不了楼梯,正好我看到这儿有家理发店,就一直带着她来这里理发。”孙先生说,自从老伴儿生病后,他们就一直在这里理发,至今已有两年,是这里的老顾客。

而像孙先生一样的顾客不在少数。“街对面有位顾客,好几个月没来我这儿理发了。一天她爱人来我这儿,说她生病了,没办法出门,问我能不能去家里帮她理发。”陈玉梅说,都是老顾客,彼此很熟悉,她也照顾过病人,知道不容易。顾客既然开口了,她得去帮这个忙。

闲聊中,记者得知陈玉梅上门服务不止这一次。谁家老人腿脚不便,只要打一个电话,陈玉梅就上门理发。

有一次,一位老顾客打电话想让陈玉梅去医院帮老父亲理发。当时陈玉梅正在店里忙,就和对方约好,她忙完店里的工作就赶过去。

“老顾客也知道我在店里忙,他

|<< << < 1 2 > >> >>|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