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构建全覆盖的教育阵地,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利用教育阵地做好“四篇文章”,针对不同人群、不间断地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市民素质的极大提升。
一是做好“和谐”文章。
在全市社区市民学校开设“婆媳课堂”,以居民婆媳间相处的亲身经验为讲课内容,讲解婆媳相处艺术,开展“婆媳对话”、“现身说法”等互动环节化解婆媳矛盾,促进了沟通理解;举办《社区居民百家讲坛》活动,组织有专长的市民建立百家讲坛讲师组,向社区居民讲授法律道德、人文历史、科学文化等内容,营造了和谐的社区环境,并每月评选出最受欢迎讲师,颁发荣誉证书。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婆媳讲堂”200多场,百姓讲坛400多场,评选受欢迎专家130多人。二是做好“诚信”文章。制定文明服务公约,利用商贸集聚区、城乡集市等场所的电子屏幕、公示栏、广播等形式,宣传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经营理念,并把诚实守信的要求具体渗透到日常的经营行为中;举办千名商户道德承诺签名活动,组织河南永达食业集团、鹤壁中药有限公司等40多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电视台演播大厅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用良心生产放心食品、药品,500余家企业参与该活动,得到20多万网民积极响应;通过开展创建“诚信经营户”、“星级经营户”、“放心消费户”、“文明摊位”等活动,激励经营者重诺守信,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是做好“明礼”文章。编写和推荐《文明礼仪手册》系列丛书,设置《政务公务礼仪》、《市民文明礼仪》、《青少年礼仪》等分册,充实完善市民文明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在道路灯箱、公益展板、楼宇广告等处广泛宣传,在报纸设立专题专版定期刊登文明礼仪知识,在电视台、电台播放公益广告、公益歌曲,开设不文明曝光台,开办“文明礼仪大讲堂”,实行高频率、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四是做好“五爱”文章。切实利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具体的小型载体和场所,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深入开展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内容的优秀童谣传唱、中华经典诵读、红色课本剧比赛、爱国影展等富有时代气息、思想性和参与性强的主题文化活动,并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五爱”征文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辅导和教育工作。截至目前,优秀童谣传唱、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产生思想高尚、富有童趣、传唱广泛的优秀作品900余篇并编印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