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淇滨区黎阳路街道福源小区马尉香悉心照料智力残疾弟弟

淇滨区黎阳路街道福源小区马尉香悉心照料智力残疾弟弟

7月18日,在淇滨区黎阳路街道福源小区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里,55岁的姐姐拉起47岁弟弟的手,如幼儿园阿姨般温和地说:“国平,家里来客人了,快起来跟人家打个招呼……”
 
姐姐名叫马尉香,是一名退休工人。弟弟名叫马国平,智力残疾,内向孤僻。这几年因为姐姐的悉心照料,马国平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街坊邻居都说:“多亏了有个好姐姐,国平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长姐如母,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走进马尉香家,女儿琳琳正在厨房做饭。整个屋子收拾得很干净,客厅里一摞塑料板凳和一张折叠桌摆在墙边,旁边是一张有了些年头的沙发凳。弟弟马国平坐在上面,见到来人,起身笑笑,又默默坐下,或许有点儿害怕生人,他垂下脑袋,又扭头看墙。
 
丈夫十多年前因病去世,留下马尉香母女相依为命,弟弟国平的到来,组建起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家中仅有两间卧室,马尉香把主卧让给弟弟,自己和女儿挤在次卧一张小床上。天气炎热,没有空调,马尉香就把仅有的一台空调扇搬进弟弟房间,自己和女儿摇蒲扇。
 
马尉香介绍,她在娘家排行老大,打小帮着父母照看弟弟妹妹;弟弟马国平排行老四,是姐弟中的老小,一岁多时因患脑膜炎,智力受损,现在的语言和行为能力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几乎没有劳动能力,更无法单独生活。
 
亲情是阳光,照亮黑暗,守护光明。
 
前些年,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父亲一直把小儿子带在身边,马尉香常去看望,帮着洗洗涮涮。
 
两年前,父亲罹患癌症,马尉香一边伺候父亲,一边照顾弟弟,其中的艰辛她不愿再提起。
 
“俺爸临终前,身体十分虚弱,我在身旁陪护,仿佛感觉到他的生命在随着时间流逝。”马尉香回忆,“父亲睁开眼睛,看看我,握住我的手想说啥,我知道他是放心不下国平啊!”这件事,给马尉香的触动很大。
 
去年9月父亲去世后,双亲都已不在,作为长女的马尉香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弟弟马国平的责任。她说:“老二和老三有自己的家庭,都要赚钱养家,只有我负担轻一点,长姐如母,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后来,有亲戚建议把弟弟送到养老机构。“国平本来就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肯定害怕。”马尉香果断拒绝,“我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把弟弟留在身边。”
 
“没啥奢望,日子总归是越来越顺心的”
 
说起自己和弟弟的日常生活,马尉香显得比较乐观,只是给他洗澡和让他下楼她觉得是难题。
 
没办法去澡堂,而自家房屋面积小,浴室尤为狭小。马国平有些胖,个头儿也不算矮,给他洗澡成了难题。“我劲儿小,拉不动他,一不小心我们俩都会滑倒。”马尉香说,“另一个问题就是他有点儿自闭,不愿意下楼。”
 
2017年,福源小区成立了爱心手工坊。马尉香得知有七八名残疾人聚在那里做丝网花,就想让弟弟也试一试。也许是看到有不少和自己情况类似的伙伴,马国平慢慢喜欢上了到爱心手工坊做手工。因为双手不太灵活,马国平常常需要姐姐和小区工作人员的帮助。
 
“姐姐,我还记着你呢,一直帮助我。”每次见到小区工作人员魏凌燕这名年轻“姐姐”,马国平总是笑呵呵地向她表示感谢。
 
“国平嘴甜、心眼儿好,我们都很喜欢他。”魏凌燕说,“相比半年前,国平活泼多了。他不善于言语表达,就经常给我苹果、小点心,这让我心里挺感动。”
 
此前,马尉香用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和读书的女儿已经捉襟见肘,现在养活三口人,困难可想而知。为了贴补家用,她找了份推销监控和收银设备的工作,一个月能多挣1000多元。
 
采访时,福源社区居委会主任姚姚讲了一个“小秘密”。这段时间,亲朋好友张罗着给形象不错的马尉香介绍对象,可是对方听说她带着智力残疾的弟弟,纷纷婉言拒绝。对此,马尉香丝毫没有怨言,她说:“看缘分吧,再苦再难,也要把弟弟留在身边。”
 
“女儿大学毕业了,准备考公务员。我还想带着国平参加更多的社区活动,没啥奢望,日子总归是越来越顺心的……”马尉香笑着说。
 
发布时间:2020-07-22 作者:鹤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