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鹤壁市坚持以美丽乡村示范带、人居环境示范村、城乡一体化示范镇等为抓手,突出示范带动,加快城乡一体发展,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改革4万人转户落户城镇城镇化率达57%,居全省前列。
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AAA级旅游厕所建成,拥有100间商铺的商业风情街初具规模,别具韵味的农家文化小院干净整洁……大半年前还是破房陋院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已蜕变成一个古色古香的生态旅游村,这种改变得益于我市城乡一体化试点改革的实施。
打造美丽乡村四带一区”示范新格局
去年,鹤壁市继续积极组织申报美丽乡村试点,争取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和示范带建设项目11个,奖补资金8900万元。
在积极申报的基础上,鹤壁市结合村庄资源,明确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等功能定位,强化环境提升,重点打造了淇县太行山东麓美丽乡村示范带、淇滨区“一藤七瓜”(“一藤”为淇河沿岸美丽乡村示范带,“七瓜”为竹园、桑园、白龙庙、纸坊、清水湾、许沟、辛村等7个特色乡村)、鹤山区“北斗七星”(鹤山区王家美丽乡村示范带辐射的狐尾沟、张家沟、高洞沟、施家沟、王家、黄庙沟、西顶等7个特色村庄)等精品线路和优质旅游品牌。
同时,山城区、淇县结合实际分别谋划和实施了石林红色美丽乡村示范带和南太行传统古村落美丽乡村示范区(群)建设。由此,集历史、人文、山水、民俗为一体,以宜游、宜居、宜购、宜业为特色的鹤壁美丽乡村“四带一区”示范新格局正在形成。
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建设全面加快
在提速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鹤壁市也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示范镇的建设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规划先行、统筹发展,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原则,2016年鹤壁市重点对善堂、王庄、新镇、北阳、钜桥、石林等6个示范镇开展督促指导,各镇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日益完善。
淇滨区钜桥镇作为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16年,先后完成9条路段、22.4公里市政道路建设,城市规划区内路网基本形成。南海社区等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与此同时,钜桥镇还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推进,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层次和水平。
“目前,我们正在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导向,打造以国立光电为中心的绿色高科技产业带。依托农业硅谷产业园,搭建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打造集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链。围绕职业教育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发展商贸物流、特色教育等产业,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钜桥镇镇长于顺清说。
全市共办理转户落户城镇4万人,城镇化率达57%
近年来,鹤壁市始终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加强跟踪问效,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工作方案》,有效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0”政策体系的落实,市民化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11月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16年年初,市委农办、市财政、房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台鼓励农民进城的购房优惠政策,凡于2015年9月18日至2017年9月17日期间在市区购买第一套商品住房或第二套改善住房的农民,分别给予缴纳契税的100%或50%补贴。
截至2016年年底,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优惠政策成效逐步显现,全市审核发放农民进城购房补贴3086户、2935.7万元。全市共办理转户落户城镇4.09万人,其中市内迁入37568人、市外迁入3315人,保持了较高的落户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21%,居全省前列。
全市创建完成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544个,占总数的65%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同样是城
发布时间:2020-07-24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