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归档 > 我市张彦光、董嘉荟荣登“中国好人榜”

我市张彦光、董嘉荟荣登“中国好人榜”

4月2日,2019年3月份“中国好人榜”在广西柳州发布,共有107位(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荣登该榜,我市张彦光、董嘉荟夫妇入选,他们以爱心铸就平安和谐社会,用真情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

张彦光,197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三级警督,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公安分局彦光警务室的社区民警;董嘉荟,张彦光妻子,1979年7月出生,河南省鹤壁市公安局山城区分局长风派出所彦光警务室文职。

彦光警务室是鹤壁市唯一的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也是鹤壁市唯一的“夫妻警务室”。夫妻俩采用 “一天二联三爱”工作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天”,指夫妻俩以警务室为“家”,坚持“人常在、门常开、随时来、随时办”,一天24小时服务群众;“二联”,指在日常工作中,警务室与一格一警联勤联动,与政府其他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三爱”,指为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夫妻俩开展的“爱心护学”“爱心调解”“爱心马扎”“代理妈妈”等爱心活动。2017年,荣获“情满万家·全国派出所好民警”“第一届河南省文明家庭”“鹤壁好人”荣誉称号。

张彦光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基层民众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他说:“我从群众中来,家在农村,父母在农村,根就在农村,我对人民群众,特别是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凭着对社区警务工作的热爱和对辖区群众的一腔深情,张彦光一头扎进社区,脚踏实地开展起各项工作。

一次走访时,张彦光发现辖区的第十一小学门前车辆川流不息,小学生上下学期间穿梭其中,十分危险。张彦光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他侧夜难眠。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该学校成立“爱心护学岗”,以此保护小学生的安全。事后得知,他的这一方法系警界“首创”。之后,他坚持每天到学校执勤护学,刮风下雨从不间断。遇到临时有其他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到岗,他就让妻子替他去站岗。除了按时到岗不缺勤外,他还不断完善“护学” 效果,比如在护学期间主动与移动公司结合,成功加入学校的“校讯通”平台,并在平台上专门增设了“校警张彦光”模块,通过“校讯通”向广大家长发布安全提示信息,从而开辟了一条公安宣传新渠道。

夫妻俩在长期的护学执勤中,发现常有一些滞留到最后仍没有家长来接走的孩子。张彦光夫妻也有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董嘉荟明白个别家长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苦衷:也许是一时的疏忽大意,耽误了时间;也许是迫于工作压力挤不出时间;也许是留守儿童缺少家人的关怀……种种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在董嘉荟看来,都不能成为夫妻俩袖手旁观的理由。夫妇俩经过协商,于是就开展了“代理妈妈”爱心活动,主动担起这份责任。从此以后,
每次执完勤,夫妻俩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把校门口“留下”的孩子带回“家”,陪孩子们在警务室吃饭、做作业、玩游戏,直到家长陆续赶来将他们安全接走。

2016年5月9日早上,辖区闫女士急匆匆地向民警求助。原来,她的儿子小强在十一小学读二年级,但闫女士有急事需要马上赶赴四十里外的鹤壁新区,中午赶不回来。因之前听说过警务室的“代理妈妈”,出于对民警的信赖,就想到寻求民警帮忙,董嘉荟接受了这份委托。上午放学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董嘉荟冒雨将小强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接到了警务室,并亲自下厨做了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午饭后,又陪两个孩子一起做作业、玩游戏。晚上,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的闫女士见到儿子,激动地一再表示感谢:“谢谢您对孩子的照顾……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向您表示感谢,祝您好人一生平安吧!”

经粗略统计,三年来,张彦光夫妻俩执勤护学1100余次,上法制课108次,利用校讯通发布安全提示130条,“代理妈妈”照顾小学生180余次,真正成为了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2015年

|<< << < 1 2 3 > >> >>|
发布时间:2020-07-24 作者: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