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他们是普通居民、退役军人、大学生、司机……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们挺身而出,在小区、路口、消杀现场等疫情防控一线为大家提供服务,一时间,“红马甲”成了鹤壁市街头最美丽的风景。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高村社区志愿者徐建萍、大学生王镜瑜、斑马救援队志愿者丁晓华、万顺爱心车队志愿者孙建华……看他们如何在特殊时期做好志愿服务,如何给予人们温暖前行的力量。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村社区志愿者徐建萍:一句问候一次配合,表达的是温暖
2月1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高村社区路口,36岁的徐建萍像往常一样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讲述疫情防控知识。“我参加志愿服务20多天了,除了在卡点执勤还会进社区巡逻。最近天气好了,社区里有些老人会聚堆儿,和大爷大妈们交流,我们女同志更擅长一些,劝导效果还不错。”徐建萍说。
徐建萍是辅导班的老师,也是高村社区一名普通党员,自1月24日(除夕)起参加防控一线的志愿服务,至今已有20多天了。“刚开始乡亲们不太理解,我们就挨家挨户地讲,让他们安心、放心,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这段时间,我们和居民们也有默契了,他们出去上班会主动出示证明信,让我们测量体温。”
徐建萍感叹,很多居民不善表达,但一句问候、一次配合、一个招手,表达的都是温暖和理解。
大学生志愿者王镜瑜:特殊时期,红马甲给了我力量
“特殊时期,这件红马甲给了我力量。如果还有需要,我依然会毫不犹豫!”2月16日,21岁的大学生志愿者王镜瑜言语坚定地说。
王镜瑜是一名大三学生,1月24日开始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他说自己这些天有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不善表达,这些天,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为每一位出入小区的居民量体温、消毒、登记。我感觉自己比以前勇敢了,也更加有耐心了。”王镜瑜说。
王镜瑜说,曾经有居民不理解,与现场的执勤人员发生争吵,他动情地说了一句:“想想您的孩子,我们也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只是想让大家都好!”这句话打动了现场很多人。
王镜瑜说,志愿服务还在继续,能够在假期为家乡疫情防护做点儿事情,他很骄傲。“我们已经挺过了寒冬,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定能迎来这场战役的胜利!”
志愿者赵龙:作为退役军人,在困难面前决不退缩
33岁的赵龙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石河岸社区的居民。自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以来,赵龙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
“赵龙是1月24日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的,他是退役军人,做事雷厉风行,执行能力非常强!”2月16日,该社区一位居民说,赵龙除了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日常工作外,还主动加入社区的“党员铁军疫情防控阻击巡查队”,
“他在卡点值班,一值就是一晚上,可再辛苦他也从不退缩”。
面对社区居民的夸赞,赵龙说:“曾经是个兵,在困难面前绝不退缩,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赢这场阻击战!”
准妈妈志愿者张利利:每天的见闻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胎教
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二郎庙社区,有位志愿者名叫张利利,已有7个多月的身孕。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张利利每天负责统计社区的排查情况及相关内容。有居民告诉记者:“张利利是名孕妇,主动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时候还会加班到很晚,她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谈到自己的坚守,张利利说,这些天她看到太多感人的事情,有干部群众的坚守、有医务人员的迎难而上。“我做的事情和他们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面对疫情,我们都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哪怕是帮求助老人打一通电话、帮居民买一袋盐……”张利利说。
“每天的见闻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胎教,我
发布时间:2020-07-24 作者:51823